水浒传的读后感20字

水浒传读后感——关于水浒传是一本什么书。水浒传小说起源于北宋末年宋江等36人的农民起义故事,首先来说他是一本记录起义的书,所以它的表象就是反抗加起义,所以估计施耐庵也没有想到他的这本书会被后来的反抗者奉为圣书。咱举两个例子,话说明末有个人,文化水平不高,但是喜欢看小说,或者听小说故事,尤其是喜欢水浒传,后来这个人起兵自立,攻城的时候就喜欢玩里应外合,比如攻抚顺、开原、辽阳、沈阳等等。

水浒传的读后感20字

这个人深得吴用里应外合的精髓,他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,一个读过水浒传的人。还有一个人大家更熟知了。据说他在行军行李中始终有一把伞和一些书,行军的过程中那些书是会变化的,但水浒传却是一直形影不离。——引自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。说道这想必大家已经知道谁了。而且书中多次提到教员因沉浸在水浒传世界中,前期受到很多来自上层的批评。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往往教员的理论更加适合中国的国情。

水浒传的读后感20字1、《水浒传》读后感20字?

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,但是乱世出英雄,造就了一群英雄好汉,108个人个个身患绝技,豪气干云,他们有除暴安良的志向,可是无信了国家的招安之计,一时间落得个分崩离析,很多人丢了性命,但是他们的侠肝义胆为世人所称道,青史留名。如果用20个是形容的话,就是替天行道。他梁山的宗旨就是替天行道,所以在这方面的话,你只要用这样的词语形容就可以了。

水浒传的读后感20字2、水浒传读后感20

水浒传读后感今天,我读了一本书名叫《水浒传》,作者是施耐庵。《水浒传》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,到受朝廷招安,再到大破辽兵,最后剿灭叛党,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。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,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,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,及统治阶级的罪恶.。小说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“一生忠义”的代表。

水浒传的读后感20字

小说在表现宋江等最后被奸臣毒死时,还颂扬了他的忠心不负朝廷,而皇帝也不负忠臣。在主观上只是想表明“自古权奸害忠良,不容忠义立家帮”,而不想否定宋江他们的投降归顺,但小说事实上描写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后走向悲剧,在客观上还是对投降主义作出了有力的批判。这应该说是现实主义的胜利。

3、水浒传20字读后感

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,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,吴用的足智多谋.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,他颇有些野,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,动不动就发火,遇事不问青红皂白,总是一说二骂三打.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,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的气概,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,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,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.。

在线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