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闲来无事,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红楼梦读完了,真切的想说一下读后感,有人说读红楼梦最少要读个六七次,你才有资格谈论红楼梦,在这里我不敢谈论,切说读后感:一从结局看,世间充满了悲欢离合,实施违背,人间好似地狱,不然贾宝玉为什么要剃发为僧?二一个强盛的大家族,早晚也有落魄的时候,三古代的审美观是一种病态的美,比如形容林黛玉:心较比干多一窍,病如西子胜三分,这种美实在是不敢恭维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批一下我的读后感。

当16岁花季那年无意翻开一本名为《红楼梦》的书籍,我却意外发现了通往大千世界的路。当我未敲开我的红楼一梦前,我从未想到过什么叫沉鱼落雁、语笑嫣然。入梦之后,我知道了。因为,黛玉,你已为我做一个春风般温柔、秋天般凄美的解释:远山如黛,美人似玉``花冢。在这里,漫天桃花你低吟着: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?那花瓣,宛如你绝美的容颜、将我包围、让我无尽感伤``桃花开后,结成的可是那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?

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,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,这时候,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!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“流水账”呢?下面是我整理的红楼梦读后感,欢迎大家分享。红楼梦读后感1《红楼梦》中国四大名著之一。读过《红楼梦》的人无不赞叹作者曹雪芹的文采,更感慨贾府人物的命运!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为主线,写出了一个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由胜而衰的命运。

曾经以为《红楼梦》”大皆不过谈爱情”,也曾为了宝之悲,黛之惨而愕腕叹息。如今再细细品读一遍,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。贾府其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,在这个微型社会中,每个都是一个社会人,并且百色各异。贾母看似慈善,对刘姥姥施恩有加,实则自吹自擂,不过是出”携蝗不嚼”的闹剧,在”上层”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,拍马手段,黛玉视之,指出那些是”贫嘴贱舌”。
自命清高的”槛外人”妙玉,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。就连被王夫人认为”识大体”的袭人,蒙得过湘云,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,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”我只拿你当嫂嫂待。”于是,黛玉被认为”小性,多心,心窄”,没有大家闺秀风范,不能入选”宝二奶奶”,终成了”世外仙姝寂寞林”,黛玉虽为”主子姑娘”,却又被称为”小鸡肚肠”,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。